1. 父亲的祈祷

 


东方欲晓,洪亮的邦克(宣礼)声拉开了伊斯兰世界的帷幕,穆斯林一天伊玛尼(信仰)的伊始,在于唤礼楼上循环往复的邦克1

Allah-hu-akbar! Ashado an-la illaha il-Allah! Ashado an-na Muhammad-ur-Rasool Allah!

赞词:真主至大!万物非主,唯有真主;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。

穆斯林纪念安拉并恪守教门的传统,早已浸润在惯例的祈祷和每日隆重的仪式当中。洪亮的邦克声召唤着穆斯林,托靠真主的一天开始了,因此邦克成为安拉聚拢穆斯林的标记之一。于教外人而言,邦克声刺穿黑夜,在黎明破晓之际为整个伊斯兰世界带来生机。毋庸置疑,邦克声不止将穆斯林从睡梦中唤醒,更是在唤醒他们的生命。先知穆罕默德在《圣训》2中教导:要给新生儿念邦克。当然,我出生后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邦克:真主的尊名,与比我早28年出生的父亲完全一样。这就是我们的泰格利德(传统)。

因和先知同为古莱什族人,所以我们尤其恪守《圣训》。当我渐渐意识到古莱什族的威望时,便问父亲:“我们真的是穆罕默德的后裔吗?”他用乌尔都语(巴基斯坦官方语言)说:“是的,孩子。穆圣儿子早夭,但我们仍属欧麦尔3家族。”逊尼派承认欧麦尔·伊本·哈塔卜为正统四大哈里发(代治者)4之一,以至于我家人都以此为殊荣,而先知族人的事迹也鞭策着父亲要为家人的幸福而努力奋斗。1970年代,阿大(爸爸)离开了巴基斯坦,而后去了美国,因胞兄引荐作了海军,他几乎把所有的收入都寄了回家。尽管那时父亲很少回家,但几年后他暂时回到巴基斯坦时,父母就为他包办了婚姻,与我的母亲行了大事。

我的母亲同父亲一样教门紧(虔诚),作为宣教士的女儿,她的生活自然和伊斯俩目5息息相关。外爷、外奶奶婚后便迁居印尼参与达瓦(宣教)6,后来有了四个女儿,母亲是老大。外爷因达瓦的原因经常出差,而外奶奶亦要顾及家庭,所以母亲肩负着照料妹子和传承教门的重任。母亲十岁时,外奶奶带着她们回到老家,因在达瓦事业上的虔心尽责,老家的高麻尼(高目的复数,教民们)很尊重他们。那时候,外爷在印尼干达瓦,休假才回老家,加之外奶奶在哲玛提(社群)里做志愿者,所以照料家人的重担落到母亲身上,也因此成绩优异的她为了照顾弟弟妹妹而放弃了上大学。外奶奶是乌干达人,也与母亲一样生于达瓦世家——她父亲以医生的身份在当地做宣教工作,后来自己也嫁给宣教士为妻,又在暮年服务于哲玛提。外奶奶清廉计较(紧遵教义),一生奉献于迪尼(宗教),因此在教派中名声显赫!母亲以外奶奶为荣,她愿敬教之风,代代相传,生生不息。

当然,我无法预知自己以长子的身份进入这个家庭。那在我耳畔柔声念邦克(宣礼)的是我的父亲古莱什,而那位坚守教门的人是我的母亲。

 

[uol]